2018年1月份江蘇張家港口岸共進口各類植物油25 批,重量10.2 萬噸,貨值7307.8 萬美元。經檢驗鑒定,共檢出4批進口植物油短重率超5 ‰國際貿易允許誤差,總體平均短重率為 3‰,略好于去年同期3.2‰平均短重率。
江蘇張家港口岸進口植物油主要有棕櫚油、毛菜油和椰子油,其中棕櫚油占據大半壁江山,約占進口總量的60.8%。值得注意的是,從檢驗鑒定結果來看,棕櫚油短重情況較嚴重,平均短重率高達3.6‰,高于其它品種。江蘇張家港口岸進口植物油主要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加拿大、烏克蘭等國家,從檢驗鑒定來看,馬來西亞進口植物油平均短重率高達 3.9‰,高于其它國家。
經分析,造成進口植物油短重的主要原因有裝貨港原發短重、船方計算密度虛高和油輪貨艙卸貨不凈等。由于植物油貨值較高,進口植物油頻發短斤少兩損害了國內貿易商的合法權益,為此張家港檢驗檢疫局提醒國內貿易商:針對裝貨港原發短重現象,買方應對客戶信譽和市場情況進行認真評估,要慎重選擇國外信譽好、操作規范的公司合作;針對船方計算密度虛高現象,在簽訂貿易合同時,買方可以把檢驗檢疫部門的密度指標寫進合同條款規定一個范圍,以此密度計算提單數量;針對油輪卸貨不凈現象,買方要優先租用船況好、信譽佳的船舶運輸,要對船齡、船況、人員、卸貨吹掃管理等做出一定要求,并可以明確告知賣方不能租用在國內港口有過重大短少記錄并被海事法院扣船的船舶進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