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2004年1月7 日,第一票享受香港 CEPA 零關稅的貨物“空白 CD 刻錄盤”在深圳口岸順利通關。如今,港產月餅、中式成藥、名優服飾,深受歡迎的各類香港貨物經深圳口岸源源不斷進入內地。
筆者從深圳海關了解到,香港 CEPA 即 2004 年開始實施的《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實施 15 年以來,深圳關區累計享惠進口香港 CEPA 項下貨物 239.5 億元人民幣,關稅減讓 25.6 億元,分別占全國 28.6% 和 37.1% ,均位居全國首位。
享惠貨值 15 年增長近 8 倍 。據深圳海關統計, 15 年來,港產零關稅貨物先后從深圳關區的文錦渡、皇崗、深圳灣等 7 個口岸進口,享惠貨值由實施首年的 2.6 億元增至 2018 年的 22.6 億元,增長近 8 倍。 2018 年享惠商品涉及食品、化工、塑膠及其制品等 11 類商品,其中食品類占據首位,為 11.9 億元,占 52.7% ;其次是化工產品,為 6.8 億元,占 30.1% ;塑膠及其制品為 3 億元,占 13.3% 。
香港進口貨物貿易降稅范圍擴大 4 倍 。兩地還建立了一年兩次的原產地標準磋商機制,及時制定新增降稅產品的原產地標準,并根據香港企業實際生產需求,修訂部分原有降稅產品的原產地標準。
深圳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回顧香港 CEPA 實施歷程,隨著內地與香港之間市場的逐步開放,香港與內地的經貿聯系不斷增強,這不僅促進了香港經濟復蘇與繁榮,也使香港人民深刻地體會到中央對香港社會的關心和扶持。(內容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