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投資項目“先建后驗”,將項目審批時限從 111 個工作日縮減至 30 個工作日;新型企業增信擔保模式“銀關保”的應用,讓跨境電商企業綜合資金成本節省近五成;手機版電子營業執照的推廣,企業辦事不再需要在多個系統重復注冊、認證,也不用再攜帶紙質營業執照和復印件……
1 月 9 日,湖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這些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的創新性制度,將在全省推廣,讓更多市場主體受益。
湖北跨境電商監管中心負責人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目前各地監管直購進口業務的包裹,在查驗環節參考的是郵快件機檢查驗方式,機檢和審圖必須同時進行,這意味著海關關員、監管場所運營人、查驗設備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開展作業,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下班期間,就沒有辦法進行查驗。“在新模式下,機檢可以 24 小時進行,海關工作人員上班后,再集中審圖、集中查驗,包裹通關效率大為提高,還能降低電商企業的經營成本。”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省復制推廣“集中審圖、集中查驗”,創新和優化查驗流程,為跨境電商產業這一新業態的發展“添了一把火”。
除了通關模式上的創新,跨境電商企業還是另一項制度創新的受益者,此前,海關稅款擔保主要采取企業繳納現金保證金和到銀行開具保函兩種形式,對中小企業而言,資金占用壓力較大,采用“銀關保”模式后,企業只需向保險公司支付較低保費后,就能憑借該保單向銀行申請海關稅款擔保保函,節省資金成本五成以上。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銀關保”能有效解決企業擔保金問題,在全省復制推廣,能讓全省企業享受改革紅利,提升進口通關便利化。(內容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