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市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臺,從六個方面30項舉措持續推進口岸降本增效,進一步優化廈門口岸營商環境、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外貿穩定健康發展。
記者注意到,《方案》也對工作目標進行了量化。其中壓縮整體通關時間1/3和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100美元以上兩項目標已在2018 年完成。下一步將朝著“到2021年底,整體通關時間比2017年壓縮一半”的目標進行努力,初步實現口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更有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更具便利的口岸營商環境。
此外,我市也于近日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工作領導和統籌協調,下設綜合協調組、檢查監督組、行業規范組、物流通關組和國企引導組5個工作組,調動全市十余個部門力量,共同優化提升口岸營商環境。
《方案》推出30項舉措 多項要求立即實施
《方案》從簡政放權、減少進出口環節審批監管事項,加大改革力度、優化口岸通關流程和作業方式,提升通關效率、提高口岸物流服務效能,加強科技應用、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完善管理制度、促進口岸營商環境更加公開透明,以及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六個方面下達30項工作任務,其中有多項任務要求立即實施。
根據《方案》,我市將加快廈門多式聯運中心建設。推進廈門多式聯運中心信息系統(一期)項目建設,對接做好班列運營端、管理單位端及監管作業場所的數據交換應用。據介紹,海、鐵等多種運輸方式優勢互補攜手發力,將強化廈門口岸貨物聚集服務能力,進一步凸顯廈門“海絲”戰略支點城市地位。
同樣,借助廈門口岸獲批開展集裝箱貨物過境運輸業務的資質優勢,我市將著力創新口岸通關管理模式,在符合交通運輸部門要求的前提下,加快開展來自臺灣和東南亞地區集裝箱貨物的過境運輸業務。此舉將進一步加大廈門港國際集裝箱中轉的培育能力,提升廈門港核心競爭力,助力打造國際一流中轉港。
《方案》還要求,推進船舶一次性聯合查驗,并拓展到飛機等運輸工具,切實提升口岸服務效率。此外,《方案》還對企業普遍關心的提升物流作業效率、提升查驗智能化水平、實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推廣“全流程陽光服務”產品、創新海關稅收征管方式等方面做出具體任務要求。(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