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上海口岸貨物平均進口通關時間為10.43小時,比去年同期縮短54%,報關貨物進口6334.8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口岸通關時間與進口增幅實現“雙提速”。
今年以來,上海海關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出貨物查驗無紙化改革、進口“提前申報”模式、報關電子委托代理等一系列加快通關“實招”,“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
以今年1月起在上海主要空、海港推行的查驗無紙化改革為例,相關企業在收到海關查驗通知的同時,港區也會收到海關下達的查驗指令,整個查驗計劃在5分鐘內就可安排好。而在過去,企業接到海關查驗通知后,需要先整理紙質單據去海關安排查驗計劃,再去港區安排集裝箱開箱計劃,由于港區距離市區比較遠,來回一趟就需要半天時間。
傳統的進口貨物通關模式是“貨物到港,申報進口”。而上海海關積極推廣“提前申報”模式,讓企業把進口貨物的電子數據提前發送到海關,并在貨物抵達上海港之前向海關申報,海關提前進入審單環節,貨物一到港,企業辦妥提貨手續后就能快速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