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將進入尾聲,這就意味著,辛苦一年的港口人即將迎來最后的“成績單”。
此前,航運咨詢機構克拉克森(Clarksons)預計全年集裝箱吞吐量增幅將略低于去年的6%,約為5.3% ,而德路里(Drewry)則略為樂觀,預計吞吐量將增長約6.5%。
日前,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發前三季度全球前二十大港口貨物吞吐量排名。前二十大港口中,并未殺出黑馬,但排位出現一些微妙變化。根據目前的走勢來看,應該可對全年排位了然于胸。
1-9月,貨物吞吐量排在前十位的港口分別是:寧波舟山港(第1)、上海港(第2)、新加坡港(第 3 )、唐山港(第4)、廣州港(第5)、蘇州港(第6 )、青島港(第 7)、黒德蘭港(第8)、天津港(第9 )、大連港(第 10 )。
數據來源:各大港口官方網站,由SISI整理
2017年,蘇州港一躍升至全球第四的位置。但是,由于自2017年12月下旬起,全面禁止在長江進行煤炭和礦石的過駁作業,因此對煤炭和礦石的吞吐量沖擊較大,導致總體吞吐量同比下滑明顯,蘇州港失去了第四的位置。
而唐山港榮升全球第四得益于兩大港區齊發力。曹妃甸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23995萬噸,同比增長12.51%。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444796 標準箱,同比增長16.87%;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完成吞吐量1709萬噸,同比增長30.92% 。京唐港區完成貨物吞吐量22112萬噸,同比增長1.8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完成1535242 標準箱,同比增長14.75%。
黒德蘭港與天津港的位置互換。自2017年末,天津港受到環保政策影響,禁止汽運煤的情況,導致其貨物吞吐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2018年,天津港前三季度貨物吞吐量下跌1.8% ,雖然止住了大幅下降的趨勢,但是黒德蘭港伺機而上,反超天津港。
第十一位至二十位分別是:鹿特丹港(第11)、煙臺港(第12)、釜山港(第13)、日照港(第 14)、營口港(第15)、湛江港(第16)、光陽港(第 17 )、黃驊港(第18)、南路易斯安娜港(第19)、香港港(第 20 )。
在這個陣營中,山東省兩大港口璀璨奪目。煙臺港實現貨物大幅攀升。港口圈此前分析認為,這是煙臺港集團一帶一路項目獲得了良好回報。受到國外投資項目幾內亞礦山的影響,鋁礬土吞吐量大增。根據煙臺港集團數據,上半年,煙臺港鋁礬土吞吐量5500萬噸,在全國沿海港口領跑。
日照港1-9月份金屬礦石完成13601萬噸,同比增長13.16%,其中鐵礦石 12520萬噸,同比增長9.16%;煤炭及制品完成3536萬噸,同比增長 20.81% ;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完成吞吐量5246萬噸,同比增長5.34%,其中原油 4295 萬噸,同比增長14.51%;木材完成吞吐量1915萬噸,同比增長 12.76% 。
全球前二十大集裝箱港口中前十位的分別是:上海港(第1)、新加坡港(第2)、寧波舟山港(第 3)、深圳港(第4)、釜山港(第5)、廣州港(第 6 )、香港港(第7)、青島港(第8)、天津港(第 9 )、迪拜港(第 10)。
1-9月集裝箱吞吐量全球前二十大港口
在前三季度,寧波舟山港完成對深圳港的“反殺”,升至全球第三位。2017年全年,寧波舟山港曾經完成對深圳港的超越,在深圳港最后的搏擊之下,勉強保住全球第三的地位。但由于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中,深圳港口約有17%的美國航線箱量受到影響。反觀寧波港,2018年來,寧波舟山港通過加強與各大航運聯盟的溝通合作,今年前9 個月已凈增航線10條,或將穩坐第三寶座。
第六位、第七位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廣州港不斷開拓集裝箱航線,一舉超越狀態低迷的香港,升至第六,與釜山港呈膠著趨勢。天津港不斷對貨物結構進行調整,集裝箱吞吐量保持了較好的上升趨勢,超越德黑蘭,升至全球第九。
國外港口中,新加坡港增速表現強勁,前三季度增速為10.2%,原因是新的聯盟掛靠增加了集裝箱運輸量。
中國對美國集裝箱出口約占全球海運集裝箱貿易量的5%。關稅影響著美國從中國進口的箱量多達7%。由于美國貨主企業在關稅不確定的情況下抓緊出運貨物,洛杉磯港和長灘港一度進入繁忙狀態。(內容來源:港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