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摘要:
在每一項國際貿易中都避免不了遇到支付方式的選擇問題,究竟怎樣的付款方式更有利于買賣雙方?而那些常用到的付款方式又應該怎么解讀呢?
在每一項國際貿易中都避免不了遇到支付方式的選擇問題,究竟怎樣的付款方式更有利于買賣雙方 ?而那些常用到的付款方式又應該怎么解讀呢?
1.TT(電匯)
T/T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電匯,是國際貿易中最常見的付款方式之一。 優點:速度快,賣方能很快得到錢,安全性高。 缺點:買賣雙方仍存在一定的風險,且會產生一定的銀行手續費,一般是SWIFT之間的流動。
一般買賣雙方簽訂合同前,會確定好是買方按照貨款的30%或者20%甚至全款預付TT給賣方,賣方收到一部分的預付款就開始備貨,發貨后拿到海運提單后傳真給買方,證明貨已運走,再由買家電匯余款。
2.L/C(信用證)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 ,L/C)是指由銀行(開證行)依照(申請人的)要求和指示或自己主動,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條件下,憑規定單據向第三者(受益人)或其指定方進行付款的書面文件。即信用證是一種銀行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首次合作可能互不信任,買方擔心預付款后,賣方不按合同要求發貨;賣方也擔心在發貨或提交貨運單據后買方不付款。因此需要兩家銀行作為買賣雙方的保證人,代為收款交單,以銀行信用代替商業信用,銀行在這一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就是信用證。
3.托收,分為D/P(付款交單)與D/A(承兌交單)兩種
托收(Collection)是債權人(出口方)委托銀行向債務人(進口方)收取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其基本做法是出口方先行發貨,然后備妥包括運輸單據(通常是海運提單)在內的貨運單據并開出匯票,把全套跟單匯票交出口地銀行(托收行),委托其通過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收行)向進口方收取貨款。
托收屬于商業信用,銀行辦理托收業務時,既沒有檢查貨運單據正確與否或是否完整的義務,也沒有承擔付款人必須付款的責任,所以對于出口人的風險較大,D/A比D/P的風險更大。但是,托收對進口人比較有利,可以免去開證的手續以及預付押金,還有可以預借貨物的便利。當然托收對進口人也不是沒有一點風險。如,進口人付款后才取得貨運單據,領取貨物,如果發現貨物與合同規定不符,或者根本就是假的,也會因此而蒙受損失,但總的來說,托收對進口人比較有利。
其實不管每一種付款方式都是有其利弊所在的,對于買賣雙方都有一定的風險存在,而有效的規避風險只能依靠下訂單前的溝通與了解,在此希望每一位從事進出口貿易行業的相關人士都能樹立起自己企業的良好商業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