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進口食品早已卸下高貴的外衣,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也隨之為越來越多的大眾所熟知。但您可知,在進口食品出現在貨架之前,要經過多少道檢驗檢疫環節?在選購進口食品時應關注哪些方面嗎?
1.預包裝食品在報檢前需要經過標簽預審環節,檢驗員通過標簽內容及格式版面的檢查,將報檢單中疑似含有禁用食品添加劑或格式版面不合格的食品列為現場重點查驗品種。在報檢時,進口商還需要進一步提交相關的官方衛生證書,提運單證、外貿合同及其他必須資料,以便完成相關進口食品的報檢工作。
2.進入現場查驗環節,檢驗員將認真核對集裝箱號及封識號,經核對一致,開箱查驗。除了重點敏感商品的檢驗,對于同批次的其他商品也要進行實物與標簽樣張的核對工作,一旦發現不合格情況,相關貨物將被暫扣于指定場所。而對于經現場感觀檢驗合格的食品,還要經行抽樣。抽取的樣品將送至指定的中心實驗室進行微生物、理化及營養標簽符合性項目的檢測。待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經審核合格后,檢驗檢疫機構才會對相關進口食品出具衛生證書,準予銷售。對于經感官檢驗或實驗室檢測不合格的產品,則將視具體情況進行銷毀、退運等后續處理,以切實保障國內進口食品安全。
而作為消費者,當您在市場上選購進口食品時,除了應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外,還要學會四看。
一看包裝
二看配料、營養成分表
三看生產保質期
四看經銷商信息。看包裝,主要是觀察食品是否有破損或漲聽現象;而通過看配料和營養成分表,消費者可以直觀的了解產品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是否添加了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所含的營養素的含量高低等相關信息,幫助其選擇適宜的產品;生產日期、保質期則可以保障大家購買到的食品處于食用期內;至于經銷商信息則能保證產品萬一有任何品質問題時,方便消費者維權,切實保障自身的利益。
當然,例如貯存條件、致敏物質等內容也應該得到消費者的關注。除此之外,對于進口橄欖油,專用的CIQ標志及產品的原產國信息等都可以有效幫助消費者區分國產與進口產品,做到買的明白,買的放心。
——END——
鵬通供應鏈創立于2008年,十余年專注國際貨運代理、進口清關代理、代理進口單證、ATA單證報關、臨時進出口代理服務,如果您對我們的國際貨運代理感興趣,請聯系我們:400-1598-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