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的發展,國際貿易已經成為國與國之間交流直接的方式!今天小編帶大家加深認識國際貿易中的加工貿易和轉口貿易。
加工貿易的相關介紹
改革開放之初,由于我國缺乏技術和資金,所以只能從事最為初級的加工貿易來換取外匯,所謂最初級的加工貿易是指進料加工,所謂進料加工就是用自己外匯儲備去購買國外的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然后利用本國的勞動力和設備進行加工,加工好的成品在出口到國外,其實也是用進口養出口的模式。
這種加工方式下,我國的企業非常被動,因為要承擔原材料的價格風險,還要承擔產品的銷售風險,但是最后只能得到一點點微薄的加工費用作為報酬。還好早起我國勞動力成本較低,所以企業還是能夠盈利的。
不過隨著我國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通過人海戰術的進料加工貿易已經打不如前了,取而代之的是裝配業務,所謂裝配業務是指由國外的企業提供技術、原材料、設備等資源,我方只負責裝配,并且將裝配好的成品交給對方。
這種屬于典型的委托加工關系,不但可以賺取勞務費用,而且可以學習到國外現今的生產經驗,一舉兩得。而且這種貿易方式風險較小,是加工企業比較喜歡的一種形式。
加工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一種主要形式,通常是發達過節和發展中國家或者不發達家進行貿易的,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很多國家企業已經相繼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和非洲市場,而我們工作也在通過積極的技術革新,拜托傳統的“世界工廠”的角色。近幾年隨著過我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在慢慢向技術型產品轉型,很多產品的有自主創新的成分。
轉口貿易的相關介紹
在國際貿易的實際操作中,由于受到各種情況的限制,往往會出現產品生產國的產品,通過一個或者一個上的國家交易到產品的消費國,這樣的方式就是轉口貿易的雛形。轉口貿易又稱中轉貿易,是指進出口貨品的生意,不是在生產國與消費國之間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第三國或者第四國易手進行的買賣。
由于轉口貿易的形式多樣,國際貿易中轉口貿易主要分為以下四類:
首先是再出口貿易。任何商品進口之后,不經加工又輸到外國,都屬于再出口貿易。至于外國進口商品加工后又運往國外,這樣的貿易方式就不屬于再出口貿易。
其次是單據處理貿易。所謂單據處理貿易是指出口商利用中間商與進口國家發生買賣關系,而后將貨物直接從出口國運往進口國的貿易方式。這種貿易方式的最大好處是,通過行管操作,可以規避貨物在第三國通關進出口的繁雜手續,同時大大節省運費、保險費和手續費等費用,由于避免了繁雜的手續,這樣就節約出了大量的時間,這樣就提高了貿易的效率,所以單據處理貿易方式逐漸取代再出口貿易方式,成為當今轉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方式。
產品的純粹轉口貿易。所謂純粹轉口貿易系指中轉的第三國的中間商對進口的貨物未經加工再出口。當然中間商為了避免采購方知道產品的生產終端,會采用一些包裝或者貼牌的方式對產品進行處理,這些簡單的處理不屬于再次加工,所以也就不屬于加工產品貿易。
產品加工轉口貿易。指貨物通關輸入到中轉國,經加工增值后再輸往進口國的貿易方式。這種方式現在也采用的比較多,通常發達國家會將原材料運到加工國,利用加工過廉價的勞動力對產品進行組裝和加工,這樣產品最終運到消費國之后,利潤就變得相當可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