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知識】一文帶你了解帶魚
魚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水產品之一,一直廣受消費者喜愛。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進口帶魚走上了大眾的餐桌。有關進口帶魚的一些知識你是否了解呢,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帶魚簡介
帶魚又叫刀魚、牙帶魚,是魚綱鱸形目帶魚科動物。中國黃海沿岸部分地區(如青島、日照等)亦稱其為“鱽魚”。側扁如帶,呈銀灰色,背鰭及胸鰭淺灰色,頭尖口大,到尾部逐漸變細。
二,帶魚的分布
世界各大洋的暖水性水域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幾個區域,第一個區域主要的捕撈國家是中國、朝鮮、韓國以及日本等;第二個區域主要的捕撈國家是東南亞幾個國家,例如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第三個區域主要的捕撈國家是印度、巴基斯坦和阿曼等國;
第四個區域主要的捕撈國家是摩洛哥、塞內加爾和加納等西非國家。除此之外,其他區域也有一定的捕撈量,如厄瓜多爾和法國等國家附近海域。
三,帶魚的捕撈方式
捕撈帶魚分為鉤釣和網捕兩種方式。鉤釣顧名思義是漁民一條一條釣上來的,費時費力,但是品質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價格也相對貴一點;網補效率高,漁獲量也大,但帶魚的品質無法保證。
四,帶魚的種類
帶魚屬于鱸形目帶魚科,帶魚科下面又分9個屬,分別是等鰭叉尾帶魚屬、剃刀帶魚屬、深海帶魚屬、新月帶魚屬、小帶魚屬、窄顱帶魚屬、叉尾帶魚屬、沙帶魚屬、狹顱帶魚屬和帶魚屬。在這9個屬里包括44種帶魚,小編帶大家認識一下常見的帶魚品種。
1.白帶魚
白帶魚,拉丁學名Trichiurus lepturus,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帶魚,體甚延長,側扁,呈帶狀;尾略長,向后漸變細,末端成細長鞭狀,尾柄與肛前長的比例達40%左右。頭窄長,頭背面斜直或略突起,前端尖銳,吻尖長;左右額骨分開。
2.短帶魚
短帶魚,拉丁學名Trichiurus brevis,也被叫做中國短尾帶魚。短帶魚是肉食性動物,魚體細長且側扁,背鰭呈白色,體長可達54.5公分,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海南省周邊海域。
3.沙帶魚
沙帶魚,拉丁學名Lepturacanthus savala,為帶魚科沙帶魚屬的魚類。分布于印度洋北部沿岸、東至澳大利亞、北至琉球群島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屬于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
4.大西洋叉尾帶魚
大西洋叉尾帶魚,拉丁學名Lepidopus caudatus,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熱帶至溫帶海域,平時生活在42-620米深的水域,身體呈銀色,尾巴分叉,體長可達210公分,屬于肉食性動物,以魚類、烏賊、甲殼類等為食,除了商業捕撈之外,也作為游釣魚捕撈。主要的捕撈國家有南非、新西蘭和意大利等國家。
5.太平洋深海帶魚
太平洋深海帶魚,拉丁學名Benthodesmus pacificus,其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區,包括琉球海溝、白令海、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及美國西岸等海域,在100至1000米水深生活,魚身呈銀色,鰓蓋黑色,體長可達112公分。
五,進口帶魚的規范申報
由于不同種屬的帶魚形態特征差異不大,導致企業在進口冷凍帶魚的申報過程中容易出現申報錯誤的情況,影響貨物通關效率,增加經營成本。以下是進口冷凍帶魚在申報過程中常見的幾種錯誤。
1.品名申報錯誤。以最常見的沙帶魚和白帶魚為例,兩者形態特征相近但分屬不同的屬種,沙帶魚拉丁學名為Lepturacanthus savala,白帶魚拉丁學名為Trichiurus lepturus,二者在申報過程中容易出現貨物拉丁學名正確,但品名申報錯誤的情況。
2.稅號申報錯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明確標注為“帶魚”的稅號為0303.8910。但要特別注意的是,該稅號對應的帶魚屬種僅為“帶魚屬”(Trichiurus),如白帶魚(Trichiurus lepturus)和珍帶魚(Trichiurus auriga)。而除帶魚屬以外的其他帶魚屬種均不能申報該稅號。
六,進口帶魚的標簽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49號令)第二十八條和第三十條要求:
進口食品的包裝和標簽、標識應當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對于進口水產品,內外包裝上應當有牢固、清晰、易辨的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出口國家(地區)文字標識,標明以下內容:
商品名和學名、規格、生產日期、批號、保質期限和保存條件、在華注冊編號或所在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批準的注冊編號、生產方式(海水捕撈、淡水捕撈、養殖)、生產地區(海洋捕撈海域、淡水捕撈國家或者地區、養殖產品所在國家或者地區)、涉及的所有生產加工企業(含捕撈船、加工船、運輸船、獨立冷庫)名稱、注冊編號及地址(具體到州/省/市)、必須標注目的地為中華人民共和國。